Tag: 每周一书

读《怀才纳贿的“二皇帝”和珅》

和珅(1750~1799,清朝人,钮祜禄氏),权臣,豪商,巨贪。 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什么“读史可以明智”,还达不到那个境界。“以史为鉴”倒还是不错的。 读这本书是因为最近开始对历史有些感兴趣,恰巧在书店转的时候,又被它诙谐的语言,文学的形式所吸引,离开的时候也就带上了。从来没见过一本史书可以这样写,让人读起来毫不费力,有一些像小说。 本书从和珅出生,到求学,到考公务员(是的,原书写的就是考公务员),再到后来的官场沉浮,一直写到乾隆驾崩以后势力的迅速没落,最后上吊自杀。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和珅,一个有血有肉的和珅。 此前,接触和珅最多的则是从电视上——《铁齿铜牙纪晓岚》,一部饱受争议的电视剧,最大的争议点当然还是不符合历史。其实大可不必纠结,电视剧本来就是用来消遣的,君不见广大抗日神剧中,八路军小战士手撕日寇么,难道这也要去算一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再说和珅,王刚先生之所以把和珅演的惟妙惟肖、脍炙人口,不是因为多像历史的和珅,而是因为多像剧本。试问,你见过哪个电视剧的反面能演到如此让人又爱又恨看不到又想的程度么?王刚的和珅,走的是“戏饰和珅”的感觉。结合剧本的语境词境意境,将和珅一角色表达的生动活泼惟妙惟肖。 只是,和珅真不是一个大胖子啊,王刚先生。 据广大史书记载,和珅是一个美男子,而在不是以肥为美的大清,我觉得,和珅应该不会是一个胖子。 回到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和珅的干女婿刘国泰借银填仓那一段(因为最近发生的黑龙江火龙烧仓事件,实在是很难让人不起联想),就是和珅对夫妻、兄弟、朋友之前感情的珍视了,他也有他善良的一面。不过好像上天并不眷顾他们家,在各自前途最光明的时候,都相继死去,以致最后的描写的和中堂都有点让人惋惜的感觉。 如果你还没读过这本书,也碰巧想了解一下中国史上第一贪的话,可以试着读一读。走近和坤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也能让你对人性、对历史有更多的体会。 2013-7-17 于 北京

丢丢girl 与 小王子

从某些方面来说,丢丢girl和小王子是很相似的。 小王子认为漂亮的房子是红砖墙,窗前种着天竺葵,屋顶上停着鸽子…;Girl想要以后的房子外的墙上趴着爬山虎,想要有一个大花园种着她喜欢吃的苹果,想要有小动物经常跑来光顾… 小王子很孤单,大概是从他离开他的星球,离开他的玫瑰开始。他问蛇,人们在哪里,他有一些孤单,蛇却告诉他”it’s also lonely with people.”;Girl是一个看似开心的人,其实她只是喜欢看着人们热闹,在角落看着就好。 小王子会呱啦呱啦不依不饶的问下去,只要他开始问了一个问题;Girl会用“因为花儿是绿的”来回答“为什么你比我高呢”,接着会用“因为我比你高~”来回答“为什么花儿是绿的”,然后就一直然后了… Girl喜欢大自然,喜欢的永远是大自然的亲近和随性。 。。。。。。 回想起来,开始读这本书,好像是在五一节,大家都出去玩了。丢丢girl拉着我,跑到天台,找了一个角落,吹着风,呼吸呼吸,晒晒太阳,看看书,慵懒却舒适。 饿了就去吃午饭,然后小睡了一会儿,起来发了会儿呆。下午她说外面天气很好,我们去看书吧!于是到了某课树下,阳光果然充沛, 这个是不是可以叫斑驳的树影了?挺好看的光影效果呢。 如果不是中途接到郭坨坨的电话,说服务器down掉了,让我去看看,估计那天下午就把小王子读完啦。 所以~~又是在某一天的地铁上看完的。 看完,看完当然就不想还啦 (◕ܫ◕),还书这种事情肿么可能发生!!!于是当她确定我不会还给她了以后,就这幅表情对着我了。。。 不过,,还是不还,哈哈。 睡觉,晚安。 2013-5-22 01:53:12

Animal Farm

🙂 一个猪变人的童话故事有木有——《Animal Farm》 这本书是大学姐陪我去买的哟!!!很有纪念意义有木有!!!其他已知出场人物动物都没有这个待遇哟有木有!!!(*^__^*) 嘻嘻…… ================================背景割==================================== 看完整本书,依然是角色的名字都记不全,甚至连Napoleon这个大大大大大反派头头的名字都是在有道词典里搜了一下“拿破仑”才拼全,实在有点不好意思。 Napoleon这头顶着男主角光环的猪,这头腹黑猪,这头盗取了革命果实的猪,这头越来越残暴的猪,这头应该已经被无数世人咒骂过的猪,早已死在了一九不知多少年(好的,如果一头猪能活过55岁,那它也可能死于二零多少年。不要纠结这里了好吗,强迫症么有)。 被盗取了革命果实,其他动物确是值得同情的。好不容易推翻了农场主的统治,好不容易击退了敌人的反扑,好不容易盼来了平等、自由,即使是在最后的最后的前一刻,在那划不清人猪界限的前一刻,动物们依然是乐观的,依然认为:至少,我们现在是在为自己劳动,不被人类所奴役,我们是自由的,这就够了。殊不知,理想已经离他们很远很远,只是逐渐麻木而不觉罢了。 逐渐麻木——我想,这或许是Napoleon采取的连它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个策略。这么对比并不那么恰当,就像你觉得你大学室友4年都没变,但一个4年不见他的人觉得几乎换了一个人一样。慢慢的,总是不易察觉的。 在欲望本生会无限膨胀这个属性的作用下,Napoleon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往集权的方向走去。动物们慢慢适应,慢得觉得生活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慢得即使有一些觉得不对的地方也只会是短暂的不安而已。最终它终于达到了权利的巅峰,当然也伴随着残暴的统治。最初的乌托邦,最终的不知道什么汤(加了两勺铊盐的?)。 不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也就无清楚作者在映射什么了。不过能看到猪变人这个神奇的事情也挺高兴呢。 晚安, 2013-4-28 02:21:27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其实今天真的没有心情写,只是不想再拖了,上周就已读完。 遇到一本好书,虽然再怎么酝酿,也写不出什么感受来,记录一下还是好的罢,就当留个纪念。   还是古老的情节,为了消磨候机厅等待的无聊时光以及接下来两个小时的帝都旅程,就去那里边的书店随便转了转、看了看。原本是打算买一本小说的,有情节的故事更吸引我这样的普通青年。突然看到这本《林徽因传》,封面上的“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吸引了我。 好了,我没那么文艺。。单纯是因为在北大未名BBS站点看到过一副很有意思的进站画——一个很大的空调,旁边附了八个大字“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而如果你鼠标悬停,旁边更有“你若安不好,便是暑天”八个小字,,简直萌爆了。。。。估计广大家长都没想到北大宿舍会木有空调吧哈哈,以前的学姐学长们也没有反抗一下的哇?来,,上个图。   说了一大堆了,好像全是介绍背景了。 确实,是的。   从来没想过人物传记可以以散文的形式展现出来,更没有想到能它能把主人公刻画得那么,,,那么,,。 等等,我去想个词儿。 这么说吧。为什么,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使用成语?是否因它能把我们那时那刻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么散文之于人物传记,也是如此吧,至少对于这本书是这样的,我坚持认为。 在这之前我是不认识林徽因的,甚至不知道她和余小蒙母校有这么深刻的交情。哎,余小蒙。 还是说书好了。林徽因,我不得不佩服你。一直以来都认为,最美的女子应当有一种遗世的安静和优雅。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何种心情,她都能让你平静,让你安心。这样的女子应该有一处安稳的居所,守着一树似雪梨花,守着一池素色莲荷,缓慢地看光阴在不经意间老去。可直到后来才明白,每个女子都要经历一段热烈的过程,才能显露她非凡的美丽与惊心的情怀。她的安静不是画地为牢,而是在紫陌红尘独自行走、听信缘分。 你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我才知道,康桥之恋原来是在诉说你们的故事;你让梁思成宠爱的一生。我才知道,什么叫相濡以沫,人间烟火;你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我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不计较是否得到、甘愿一直付出的真爱。   你是空灵的、沉静的、优美的,却又是现实的、烟火的,你不会不厌其烦地去听别人讲述这世态有多纷繁凛冽,你会直接纵身于尘涛世浪,去尝遍百味人生,去深深体味这一切阴晴冷暖。 然后,待到一切结束时,互道一声,就此别过吧。 但,你已被人们记住。   …..怎么就写到这里来了。好像很多都不是自己原先读的时候想写的呢。算了,就这样吧,也不早了,心情稍微好些了,顺其自然吧,学不了林徽因的华丽转身,嗯,看来她果然还是不是常人。 晚安,plmm。   2012-9-11 23:57:22 于北大荒

The Da Vinci Code

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一周的时间,把《达·芬奇 密码》看完了。   在重新开始玩Dota和WoW的之前,我一般会把闲暇时间用来读点书,不为什么高尚的理想,只是打发时间,或者说是敲代码敲累了时的一种很惬意的放松。   鸟人说不玩游戏,说明你们已经老了。也许确是这样。但我再也找不到什么游戏能像当初WoW那样,能让我燃起那份激情,那时候总说“WoW是一种生活态度”,呵呵(额,,,,,每当我看见呵呵这俩字的时候,习惯性翻译为“去你妈的”,此处不是,,,算了,有点儿是)。   还是说说这本书吧,是实验室基友张one man和宝领他们推荐的,那天突然又想看看书,就问问有没有什么推荐的,还好,能轻易的找到,当当网没有缺货。很前很前一段时间,一直在找viola推荐的《火与冰》,挺难找的,托在本部的李琦帮我找也没找到。后来也就放弃了,想想作者也不会在意少我一个读者。   二货可可又来我房间乱蹦,先收拾他出去的!   yeah。   想到哪儿了。嗯,这本书里记载的很多艺术品、建筑、文献和秘密仪式据作者说是准确无误的,如果是这样,那我还真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维纳斯、金星、五芒星和奥运会的联系。诶,丫坤,有没有感觉到熟悉的思路?   很多评论都说这本书情节紧张,会诱使读者屏住呼吸追逐情节,并罪大恶极的公然以此为荣。或者说该书令其他以智慧见称的恐怖小说黯然失色等等。但我却没有那种想要一口气看完的感觉,或许是文化的差异,体会不到作者想要克造的那种紧张气氛;也或许是读这本书的时间点的原因,那时距离能被放回家还有一周,一直就比较闲了,没有那种工作疲惫之后,好不容易能闲下来的那种心境。期望是第二种原因,过段时间在回头读一读罢,还从没有过重复读一本书呢。   就写这么些好了,不是读书笔记,只为留个纪念。

Tippi of Africa

不知道怎么就翻译成了《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们》。   当喜欢一样东西的时候,我往往是不愿上网去作过多的搜索的。听到一首陌生的歌,很喜欢,就想知道歌手长啥样,就想Google,但又害怕,怕看到人以后会有失落,这本身跟自己没半毛钱关系,只是我还是个肤浅的外貌主义者而已。 好几年前就知道有这么个“野生”的法国小女孩,很喜欢她和动物们毫不做作的嬉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一直没有买她的书。直到今年六一,想着送点什么东西给小小弟——可可,偶然在人人上看到有人分享tippi,于是一道闪电划过柯南的脑袋,就它了。但又想想六一都已经过了,要不我先看看?好主意。   当当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拿到这本书,在实验室一群大老爷们儿惊讶鄙视的目光中,花了小一个中午看了一半,第二天中午就整个看完了。第一次这么完整的欣赏完整个Tippi系列的图片,被tippi的诚实、被她和她的动物伙伴们的和谐相处打动。   忍不住就上网Google相关信息去了,结果到处都是诸如“蒂皮另有真相”这种让人心生不悦的消息。这些文章无非是提到和Tippi玩耍的并不全是是野生动物等等,更有跑去向她父母证实这样的闹剧。我真怀疑你们仔细,哦不,只需大概看过小女孩写的文字没有。她好几处都提到了和她的动物朋友们不都是野生的,也明确指出了她与好朋友们的接触还是有底线的,爸爸妈妈也是很担心的,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忽略掉这些的。是只看了书名和前言?不知道译者为什么翻译成了《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们》并且前言里面也一直说全是野生动物,你可爱的误导了那些已经老得不能再老的评论家们。   管那些动物是不是野生的呢,我仍一厢情愿的喜欢这个叫Tippi小女孩与动物们嬉闹的故事,她脸上的笑容,她与动物间的亲密无间,还有豹子温柔的眼神。   贴一张书中很喜欢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