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一本书的书评给骗了,那些该死的评述员——好像我也给人写过啊。。。真是尴尬。
整本书意欲铺设一个宏伟的架构,谁知道却骨瘦如柴。对于小说,我能接受各种结局,只要合理。但这本书松散的收尾实在让人无力吐槽。
想想当初为什么要买这本书,记得是一个热得板的下午,去301医院拿化验单。无奈医生要下午3点半才上班,再加上排号,估计不到5点是没戏的。遂逛书店,转了两圈,其实第一圈的时候就已经看到它了,之所以接着转,只是在找找还有没有更想买的。我知道,其实不会找到更想要的,毕竟这么多年。
看到作者是《纸牌屋》的作者,加上简介呀,封面啊,推荐啊,概要啊等等等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买了。
看,看,看。
然后就看完了。
合书,放书架上,等下次回家带回去,家里书柜又多了一本书。
所以它还是有价值的,谁知道呢。